中秋節的月餅與端午節的粽子和元宵節的元宵一樣,都是我們的一種較為傳統而具有中國特色的風俗習慣。從古至今,月餅都是一種吉祥如意和團圓的代表;中秋佳節之際,皓月當空之時,我們都會與家人朋友一起吃著月餅賞著明月,每到此時人們總是不亦樂乎。
月餅,好像是一種老早就存在的東西;最早記載的就是殷紂王和周武王時期,用來紀念商周忠臣聞仲聞太師的“太師餅”,這也許是可以追溯到的月餅祖宗吧。漢代所出塞的張騫,從西域之地向我朝引進了芝麻干果等輔料,人們把這些用于“太師餅”之上,就出現了最初的帶餡夾心餅。
唐代,就已經有了專門制作餅食的糕點師傅,所做的胡餅極為好吃。傳說,有一年月圓之夜太宗賞月之時,人們供上胡餅,太宗說有胡人之意,不好,于是望著月亮將胡餅改名為月餅。
轉到品佳品月餅展示